- ·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栏[06/30]
- ·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收[06/30]
- ·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投[06/30]
- ·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征[06/30]
- ·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刊[06/30]
中国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早期识别和干预—C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我国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患者近1000万[1],患者病情迁延难愈、功能受损严重。国内外对于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疾病的早期预防已经深入人心,但早期预防在精神疾病中的认
我国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患者近1000万[1],患者病情迁延难愈、功能受损严重。国内外对于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疾病的早期预防已经深入人心,但早期预防在精神疾病中的认识却还有不足。精神病性障碍患者常青壮年起病,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而且该病具有治疗有效率低、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进一步凸显对这一群体进行病前早期识别和发病风险防控的重要性。精神病性障碍风险人群有效识别和干预是全球前沿课题,在过去三十年里,国内外学者在各国政府和基金的支持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精神病首次发作前构建二级防控网,已卓有成效[2]。我国学者在科技部等基金项目支持下,对此也做出重要贡献。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学基础与临床分会 (Chinese Society of Neuroscience Psychiatry,CSNP)精神病性障碍研究联盟组织该领域的23名专家(文末附参与专家姓名和单位),以近年国际研究成果为基础,专家组对文稿和建议进行了3轮讨论、8次修改和完善,至2020年4月1日完成所有信息和意见的收集,整理后撰写形成 “中国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早期识别和干预专家共识”,旨在协助临床工作者科学处理临床上存在精神病发病风险的人群,即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clinical high risk,CHR),为精准防治精神病性障碍做出积极贡献。
1 证据水平和推荐级别
1.1 证据水平Ⅰ级:至少2项足够样本量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RCT),最好是安慰剂对照试验,和/或具有高质量的meta分析。Ⅱ级:至少1项足够样本量的RCT试验,和/或具有宽泛置信区间的meta分析。Ⅲ级: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病例报告或高质量的回顾性研究。Ⅳ级:专家建议/共识。
1.2 推荐级别A级:已证实或一致公认,专家组有统一认识。B级: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或有效,具有合理性,专家组有小争议。C级:已证实和/或公认无用或无效,不推荐使用。
2 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概念和判断标准
CHR概念[3-4]是分别从精神病性症状呈现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遗传风险三个维度提出的三类临床综合征。
2.1 轻微阳性症状综合征是指在不长一段时间内(多指定为1年内,或者最近1年内轻微阳性症状严重程度比1年前有进行性加重)出现轻微阳性症状,如幻觉、怪异思维,但程度比精神病性症状轻,主要体现在对这些异常体验和思维具有较完整的现实检验能力,有自知力。(Ⅰ,A)
操作标准:患者轻微阳性症状出现在过去1年内 (或者症状严重程度在最近1年有显著加重),轻微阳性症状对患者日常造成困扰,但未达到精神病性严重程度 (即对症状保有自知力),轻微阳性症状出现频率在过去的1个月中必须平均至少每周1次。(Ⅰ,A)
2.2 短暂间歇性精神病性综合征指症状严重程度符合精神病性程度,但持续时间非常短暂,在最近3个月内出现,出现频度至少1个月1次,持续时间1 d至少有几分钟。(Ⅰ,A)
操作标准:患者症状出现在最近3个月内,达到精神病性严重程度,但累计持续总时间不超过16 h。(Ⅱ,B)
2.3 遗传风险和功能恶化综合征指具有精神病性谱系障碍遗传风险或/和人格特质,并且出现近期总体功能(包括学习、工作、生活、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显著下降。(Ⅰ,A)
遗传风险操作标准:存在1名患有精神病性谱系障碍的一级亲属(父母、亲兄弟姐妹或子女);或者患者符合分裂型人格障碍诊断标准(年满18岁)/人格特质(未满18岁)。(Ⅱ,B)
功能恶化操作标准:患者过去1个月中功能水平(一般总体功能量表得分),与过去12个月中最佳功能水平相比,出现30%及以上下降(即一般总体功能量表得分下降30%以上)。(Ⅱ,B)
3 临床表现与鉴别
CHR主要表现包括4个方面: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解体症状和一般症状。分述如下。
1)阳性症状:轻微精神病性阳性症状是CHR患者的主要且可用于诊断的临床特征。包括5类症状:
①奇特想法/类妄想观念,类似原发性妄想心境、非迫害性牵连观念、被动体验、超价信念等;
②猜疑/被害观念;
③夸大观念;
④感知觉异常/幻觉,包括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和综合感知障碍;
⑤言语交流障碍,包括思维/语言的连贯性障碍。
2)阴性症状:包括社交快感缺乏、兴趣动机缺乏、情感表达、情感及自我体验减弱、构思丰富性降低、职业功能下降。
文章来源:《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网址: http://www.gjjsbxzz.cn/qikandaodu/2021/0212/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