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栏[06/30]
- ·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收[06/30]
- ·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投[06/30]
- ·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征[06/30]
- ·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刊[06/30]
人文医学是完整的精神病学不可缺少的部分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在医学理论体系中,有一门以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人文关怀为研究对象的医学分支,即人文医学。回顾精神病学的历史和现状,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尤其想为人文医学独特的、不可替代
在医学理论体系中,有一门以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人文关怀为研究对象的医学分支,即人文医学。回顾精神病学的历史和现状,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尤其想为人文医学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击鼓点赞,同时,寄希望人文医学的不断发展,呼唤人文医学更多的研究成果为精神病学所用。
1 人文医学的缺席:成为“罪人”或“零件”的患者
希波克拉底在2 400多年前就指出“神圣病”(精神病)不是神或鬼魅所致,在疾病是自然过程这一点上,“神圣病”与其他疾病没有什么不同,“神圣病”患者理应受到医学和社会的善待。尽管如此,人类社会在其后的两千年中仍将精神病患者视为“被神所诅咒”的“罪人”。精神病患者或者被监禁在家中,或者被监禁在疯人院里。中世纪时对精神病人的异常行为施以惩罚并不被视为犯罪,包括流放、监禁、烧炙、勒死、砍头、活埋等记载屡见不鲜。福柯在《疯癫与文明》中指出:疯人院不是一个医疗机构,而是一个司法机构。一旦被这些司法机构判为“精神病”罪,便再无翻身可能,终身被打上精神病的烙印。
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代《人权宣言》诞生,对人的尊重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此时代背景下法国比奈尔(Pinel)医生提出以人道主义态度对待精神病人,第一次解除其“罪人”的枷锁,还给“罪人”自由,开始观察研究患者,开创了从疯人院到医院的转变。
在人文关怀的指引下,从研究疾病的角度出发,德国精神病学家Kraepelin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症状的发展变化对精神病进行了分类,奠定了精神病学的基础。同时代的弗洛伊德更是将精神病患者视为需要尊重的“人”,主张用倾听和对话的方式开展治疗,开创了精神分析学派。人们开始尝试各种心理治疗方法(催眠、心理分析、认知行为疗法等)、物理方法(电休克、胰岛素休克、额叶切除术等)以及各种药物治疗方法,尽管其中有些方法很危险、残忍最终很多被证明无效,可是不可否认这些尝试均不以惩罚而是以治疗为目的,这是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
1952 年,氯丙嗪被证明对精神分裂症有效,由此精神病学史上出现了药物治疗,至今已有上百种精神药物出现,由此改变了历史格局,药物用无可辩驳的疗效反证了精神病具有生物学属性,患者获得了病人而不是罪人的身份,得以获得科学的治疗及管理。
希波克拉底的医学人文精神、比奈尔医学人文关怀的实践以及残酷的疯人院蜕变为体现现代文明的精神病院的历程体现了人文医学思想在医学发展历史中不断升温的大趋势。但是,当代医学的发展正面临着人文医学温度下降的窘境。药物确切的疗效使得医生的医疗重心在“投药”,视患者如同技术流水线上的零件,忽视对患者的尊重和关爱,人文医学的价值在医疗实践中是否真的下降了?笔者认为绝非如此,人文医学凝聚医学发展思想史中之精华,对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人文关怀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的研究,这是当代医学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趋势。
作为一名医生,笔者特别认同“人文医学是医学的组成部分,人文医学是医生和医学家看医学,是探索在医学中落实人文的问题”这样的提法。人文医学弥补基础医学、应用医学和技术医学之短板,人文医学的存在,体现着医学人文本质和温度。从这个意义而言,如果人文医学缺席,医学将不再是人的医学;病人将还会是“罪人”或者是“机器零件”。
2 人文医学的引领:踟蹰前行的精神病学
人文医学的引领有助于厘清精神科一系列临床问题的处置思路。毋庸置疑,精神病学的诊断和治疗落后于医学其他学科的发展。首先,从疾病的诊断而言,精神疾病的病因尚未明了,至今沿袭百年前提出的症状学标准。不同的专家对同一患者的诊断有不同意见在精神科是常见现象。美国有研究表明,双相情感障碍的明确诊断平均需要十年的时间。精神科的医生常常面对是否需要对前次就诊的诊断做出修正的问题,按照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修正诊断往往造成患者的误解,认为之前的诊断是误诊,医疗陷入没有必要的纠纷,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尚无良策。
其次,目前精神疾病的分类是基于专家会商的共识,无可避免地受到专家的文化背景和个人观点的影响,突出的两个例子:一是在1990年之前,同性恋被认为是一种精神疾病,并有相应的诊断标准,之后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同性恋从疾病目录中去除,十年之后中华医学会接受了国际的观点,在中国的诊断标准中将其剔除,在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作为一个医生是机械地根据标准诊断,还是灵活地做出变通?另一个例子是2018年“网络成瘾”被列入精神疾病的诊断,该消息一经公布就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争议,一个沉迷于上网的少年应该由精神病院进行治疗吗?这样类似的问题是生物医学、精神医学难以解答的,离开了人文医学的深入思考和系统研究只能是盲人瞎马。
文章来源:《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网址: http://www.gjjsbxzz.cn/qikandaodu/2020/1111/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