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浅析太宰治的依赖心理

来源: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依赖心理一词译于日语特有的一个词汇「甘え」,在汉语言中并没有和其完全对应的词汇,国内出版物将其译为 “依赖心理”,也有版本将其译为 “娇宠心理”。日本精神病学者土居

依赖心理一词译于日语特有的一个词汇「甘え」,在汉语言中并没有和其完全对应的词汇,国内出版物将其译为 “依赖心理”,也有版本将其译为 “娇宠心理”。日本精神病学者土居健郎认为,这种心理起源于哺乳期的婴幼儿寻求与母亲的一体感的原始依赖形态,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心理并没有减弱,反而自始至终都得到社会的承认,所谓内与外、罪恶与耻辱、义理与人情等种种人际关系都直接源于依赖心理,并且指出,神经质、对人恐惧、强迫症、被害妄想等多重精神病症都与依赖心理有着密切关系,依赖心理得不到满足就会引发出许多精神病症。

土居健郎指出,依赖心理是人类共有的心理现象,而在日本人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其中在无赖派作家太宰治身上体现得极为明显,而其作品《人间失格》在日本之所以持续热卖,原因之一就在于其中体现了日本人所共有的独特的依赖心理。有评论说书中的主人公大庭叶藏就像是个长不大的孩童般依赖他人,不断向周围的人索求怜爱,而书中叶藏的“这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也被当成太宰治的自我告白。

一、小丑精神

《人间失格》是一部带有半自传性质的小说,因为其主人公大庭叶藏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太宰治的化身。从小时候开始叶藏便知道如何迎合大人,讨对方欢心。明明从来没有空腹感,放学回家被周围人问道“肚子肯定饿了吧”的时候,就立刻嘟囔着“肚子好饿,肚子好饿”。长大之后越来越无法理解人们的行为,感觉只有自己是世界上的异数,惶恐不安,于是想到一个好办法——扮演逗人发笑的丑角——并把它作为自己对人类最后的求爱。“无论如何,只要能逗大家高兴就好了”,“讨厌的东西不敢说讨厌,而喜欢的东西也不敢说喜欢”,只是接二连三地扮演丑角,从而赢得世人的“尊重”。因为无法理解他人行为、想法,无法融入他人,隐藏起自己的真实想法,而通过扮演小丑来寻求与他人的一体感,博得他人的认同与所谓的尊重,这正体现了叶藏的依赖心理。

二、以死之名的依赖心理

提起太宰治人们首先想到的必然是其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四次自杀(情死)未遂,第五次时终于同情人山崎富荣跳入玉川上水情死成功,三天后尸体被发现,而这一天恰好是他的39岁生日。太宰治执迷于死亡的真相是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他的几次自杀。第一次是在高中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服用了大量的安眠药企图自杀。这时他因为参加左翼运动并创作了揭发自家本性的 《地主一代》而与初登政治舞台的兄长关系闹僵,加之学习成绩严重下滑,迷恋于花柳界,与艺伎小山初代结识,生活一团混乱。有评论认为这次自杀并非真心寻死,安眠药的剂量经过计算不在致死范围内。这次自杀后一个月,同太宰治一起参加左翼运动的学生都被捕,而只有他因为兄长文治的四处奔走而得到豁免。第二次是在镰仓海岸同银座的17岁女招待服安眠药自杀,女招待窒息死亡,而太宰治却活了下来。此前,其兄文治以将太宰治分家除籍为条件答应其同小山初代结合,再加之受左翼运动的困扰,便同一样身处悲凉的女招待情死。然而据分析此次自杀也是计算好的,其情死的地方不远处便有熟人开的医院,当地警局也有熟人,只是女方的死是在意料之外。这次也是多亏兄长文治及亲戚朋友的帮助,太宰治只是被控“帮助自杀罪”,获得不起诉处分,且以此为契机,最终得以同左翼运动彻底断绝了关系。第三次,在知道无法遵守与兄长的约定顺利大学毕业的情况下,想至少找到一份工作来维持与家里的联系,继续接受来自家里的资金支援,谁料却没有通过报社的入社考试,生活没有着落,于是太宰治独自来到镰仓上吊自杀,结果用来上吊的鞋带断了,自杀又以失败告终。第四次是同妻子小山初代到水上温泉服安眠药自杀。在其因严重的药物依赖被送进精神病院时,小山初代与太宰治姐夫的弟弟通奸,知晓此事后,两人相约情死,未果,和平分手。

几次自杀皆未遂,是巧合还是安排好的恐怕只有太宰治自己知道了。而其把自杀当做一种手段,实现对他人的依赖,特别是对父亲死后,独撑家族的兄长文治的依赖,确是可以想象的。土居健郎将依赖心理分为两种,一种是健康坦率的依赖心理,一种是扭曲的依赖心理。健康坦率的依赖心理是以双方的相互信赖为基础的。而扭曲的依赖心理,则是在想要依赖却依赖不成的情况下产生的带有爱恨相织的双重意识的依赖心理。太宰治将死作为一种手段来威胁或者说博取亲人的同情,争取与家族的联系,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种扭曲的依赖心理。这种扭曲的依赖心理不仅表现在亲人身上,在与他人交往时也是太宰治惯用的手法。太宰治正式上京之前曾多次寄信给他后来的师父井伏鳟二,而井伏不予理睬,后来进入东京大学后太宰治继续给井伏写信,并且威胁说再不肯相见自己就自杀,井伏这才答应与其见面。第一回芥川奖时,太宰治信心满满志在必得却花落别家,评选委员川端康成评论说:作者目前的生活乌烟瘴气,我对他无法一展才华感到遗憾。对此,太宰治以《给川端康成》为题写短文抗议,讽刺川端康成只会过着养养小鸟看看舞蹈的悠闲生活,身上一股铜臭味道,“我甚至想杀了你,你简直穷凶极恶”。而第二次芥川奖时他却一反常态,写信给川端说:“这是艰苦的一年,我没有死去而努力地活到现在,至少就这一点也请表扬我一下,……请给予我希望,让我的老母愚妻也能够欢喜一次。”另外,在给评委佐藤春夫的信中他也说道:“经济上的困窘让我不停地想寻死……我是个好人,一直认真地活着,但至今为止运气都很差,与死亡仅隔一步之遥,若我能得到芥川奖,定会为人们的慈悲之心痛哭流涕,如此这般,无论生活多苦我都会坚持战斗努力活下去。请不要笑,救救我,佐藤先生,您可以救我。”生死常挂嘴边似乎已经成了太宰治的习惯,而这种有意识地以生死相要挟的扭曲的依赖心理也给家里人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以至于25年后其兄长文治在接受采访时说:“关于太宰治我不想发表任何评论……25年来,我一直保持沉默。不去樱桃忌也没参加纪念碑的落成,连他的墓地都不去。我真的很不愿意谈到太宰治这个人……心情确实太过复杂……果然太宰治的小说亲人读了是不会愉快的。”


文章来源:《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网址: http://www.gjjsbxzz.cn/qikandaodu/2020/0714/371.html



上一篇:心境的魔力
下一篇:谁的洛丽塔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投稿 |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版面费 |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论文发表 |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